第(2/3)页 但不得不认同第三条想法,封禅的目的是宣告功绩的。 一直在思索的崇祯缓缓道:“刘爱卿,你说的是英烈纪念塔吧!” 刘宗周脸上一肃:“陛下圣明!” 众人也是一怔,脸上出现了恍然大悟的神色。 今天为什么要突然提封禅?是因为想通过封禅大典提升朝廷的政治权威,这是信用的一种。 封禅大典是向天地叙说自己的丰功伟绩,浩大繁琐的仪式的确可以,但远不如祭奠沙场战死的将士让让百姓们信服。 况且皇帝自登基之后,每一次大战之后都在当地修建了陵园和纪念塔,诸如龙井关战场、朝鲜、扶桑叶岳山天险战场、中南半岛的谅山战场等等。 并亲自为其题字,下令让当地官府小心维护,三大日要前往祭奠。 这一举动,让所有将士、百姓都为之激动,激发了他们的忠君爱国的思想。 否则光凭军饷、抚恤等等还不足以让将士们奋死拼杀的,因为他们知道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。 “陛下,臣的想法是在燕山找一块风水宝地,修建一座陵园和英烈纪念塔,将自陛下登基以后所有大战中战死的将士名字放入塔中,以后所有对外大战中战死的将士名单也都可以放入。 朝廷确定一个日子,每年由皇帝带领文武百官前往祭奠,平日里也可以开放,让所有愿意去祭奠的百姓都去,香火不绝。 臣说句大不敬的话,如今的安宁是将士们用生命拼杀出来的,他们有这个资格。 只要这个祭奠仪式存在,那就会唤醒将士和百姓们的忠君爱国是想法,这就政治上的权威。” 不待其他人出声,崇祯立刻道:“这个想法可以有,此事就这么定了。” “兵部负责提供所有英烈的名单,包含出生地、从军史、生卒年、所属军卫等等。” “刘爱卿,此事属于礼部范畴,就由礼部负责整体的规划,不要求宏伟、奢华,但一定要庄严、肃穆。 至于选址……就放在石经山吧!” 众人猛地一惊,震惊的看着皇帝。 皇帝能同意这个想法他们并不觉得奇怪,毕竟皇帝已经这么干过了,但选址放在石经山却是他们远远没有想到的。 第(2/3)页